来源:nba投注用什么软件监委网站发布时间:2023-05-26
构建立体化廉洁教育体系
擦亮“风清东阿”廉洁文化品牌
李梦晓
廉洁教育是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,是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的“免疫工程”,是实现干部清正、政府清廉、政治清明、社会清朗的重要举措。今年以来,东阿县纪委监委坚持把加强廉洁教育嵌入一体推进不敢腐、不能腐、不想腐的“通篇文章”,统筹谋划、深耕细作,通过做好“学、活、防、建”四字文章,不断创新廉洁教育载体、丰富廉洁教育内涵,构建多维度、深层次的立体化廉洁教育体系,全面激发廉洁文化的生机与活力,持续擦亮“风清东阿”廉洁文化品牌。
一、立足“学”字强思想,铸就廉洁文化品牌发展之“魂”。坚持双向发力、双轨并行,线上与线下相结合,打造“助学、促学、带学”三位一体学习体系,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不断学习中坚定信念、坚守初心。一是多渠道“助学”。统筹运用“风清东阿”微信公众号和县融媒体中心各类宣传平台,及时发布廉洁文化重要信息、工作动态,整理解读相关政策规定,拓宽廉洁教育覆盖面。二是深层次“促学”。成立“清风化雨”宣讲团,采取形势报告、理论宣讲、廉洁党课等方式,深入机关、学校、社区、农村等开展集中宣讲,传播“廉洁好声音”,促使党员干部学深悟透做实新时代党的廉政要求。三是常态化“带学”。在各部门单位全面推广“会前10分钟”机制,充分利用党委(党组)会议、理论中心组学习、工作例会等会前10分钟时间,根据不同参会对象、会议内容确定学习主题,以个人带学领学方式开展廉洁教育,实现常讲长学。
二、突出“活”字浓氛围,厚植廉洁文化品牌成长之“壤”。坚持创新求变、齐头并进,以正本清源、固本培元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努力推动廉洁教育更具象化、有形化、大众化,让廉洁教育“活起来”“火起来”。一是在“具象化”上做好结合融合。以党建工作为统领,把廉洁要求融入贯穿党员干部日常管理监督,组织各部门单位开展“讲廉洁、树新风”等主题党日活动,通过旁听职务犯罪庭审、观看红色影片等方式,教育党员干部时刻将“思廉”铭刻于心、“践廉”付诸于行。二是在“有形化”上力求丰富多样。既注重反面警示震慑,又注重正向激励引导,积极举办主题演讲比赛、家教家风宣传月、警示教育大会等特色鲜明、蕴意深刻的廉洁教育活动,更大范围、更加生动地传播廉洁文化、激扬清廉精神。三是在“大众化”上倡导全民参与。面向全体居民群众征集书法、绘画、摄影、剪纸等廉洁文化主题优秀作品,激发群众参与热情,用民俗艺术展现清廉之风,让廉洁教育接地气、聚人气、入人心,不断提升廉洁文化的感染力、影响力和渗透力。
三、注重“防”字优作风,夯实廉洁文化品牌壮大之“基”。坚持关口前移、抓早抓小,紧盯关键人和关键事,把纪律挺在前面,做到早提醒、早预防、早纠正,推动党员干部作风转变提升。一是谈心谈话“早提醒”。指导各级各部门明确“必谈”“详谈”内容,常态化、全覆盖开展党内廉政谈话,以谈促廉打好“预防针”。针对政府投资民生项目建设,开展与建设单位、招标机构、施工单位、监理单位“四方必谈”,筑牢纪律底线。二是涵养家风“早预防”。确定5月为全县“廉洁家教家风主题宣传月”,丰富“组织开展一次廉洁家访”“召开一次家庭助廉恳谈会”“宣传一个家庭助廉模范”等“六个一”家庭助廉活动形式载体,引导党员干部及其家属筑牢家庭廉洁防线。三是风险排查“早纠正”。认真组织开展年轻干部岗位廉政风险排查,全面分析梳理廉政风险点,从源头上把牢廉政风险防控关。推动各级党委(党组)与年轻干部签订廉政承诺书,强化权力运行监督制约,对存在的苗头性、倾向性问题及早纠正,全力护航年轻干部健康成长。
四、聚焦“建”字拓阵地,塑造廉洁文化品牌亮丽之“形”。坚持示范引领、全面带动,在建优建强廉洁文化阵地上下功夫,因地制宜挖掘特色资源,倾力打造“点、线、面”串联的廉洁文化“新地标”。一是“点”上发力打造廉洁文化主题广场。遵循“以黄河为根、以文化为本、以廉洁为魂”的主旨,积极打造黄河廉洁文化主题广场,深入挖掘具有东阿特色的传统文化、红色基因和人文风情,将廉洁表率、廉洁故事、廉洁诗文、廉洁名言融入公园景观,寓廉于景、寓教于景,让廉洁文化融入群众生活。二是“线”上延伸打造特色廉洁文化地标。扎实开展“一镇一品牌”廉洁文化创建活动,推动各镇(街道)将辖区特色优势、发展理念、乡村振兴与廉洁文化元素深度融合,串联形成富有文化底蕴和本地特色的清廉地标。三是“面”上联动打造廉洁文化教育矩阵。将“清廉村居”示范成果转化为推动廉洁文化全域化建设的强大动力,组织开展清廉机关、清廉企业、清廉学校、清廉医院、清廉村居为引领的“5+N”清廉单元建设,以“清廉单元”样板带动全县廉洁文化建设“一盘棋”推进,让“风清东阿”廉洁文化品牌更加闪亮。(作者系东阿县委常委、县纪委书记、县监委主任)
Copyright www.sdjj.gov.cn All Rights Reserved nba投注用什么软件监委版权所有网站首页网站声明 鲁公网安备 37010302000911号鲁ICP备05019079号-2技术支持: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